1、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策略性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进入企业战略性部署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角色不再是被动地工作,而是主动地协助企业寻找最佳的人力资源配套、组织型态和管理模式,把所有员工的知识、创造力和积极性融人企业的能力之内。
2、人力资源管理电脑化
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来临,人力资源理逐渐迈向高度信息化,通过相关的企业总体资源管理系ERP),实现企业的全面电子网络化。
3、薪酬福利的新重点转向重视个人能力,同时注重塑造员工“企业人格”增加员工忠诚度
决定员工绩效薪酬的因素从活动内容转变为工作成果,重视个人能力而不再注重以往的资历。此外,由于专业人力比例增大,员工倾向对其专业的忠诚大于对组织的忠诚,同一专业人力在不同企业间流动频繁,企业传统的留人效能逐渐减低作用,因此企业开始重视打造企业文化使员工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养成“企业人格”,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配合相应的薪酬制度,将股票期权、员工奖金入股分红等作为员工奖励的新方式,科技型企业的薪酬制度也由于专才的国际化而出现一国多制的情况,以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
4、管理形态转变,更加注重人性化
人力资源虽然越来被重视,但用人之道却不再倾向于长期聘用,以合约形式聘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人力资源在规划整个组织型态时,也由传统的官僚体系转向扁平化、活性化的结构,以使权力能顺利下放。高层主管比例人数亦减少,以降低其在作决策时所受的干扰,从而提高企业适应快速的全球竞争的能力,避免竞争力边缘化。企业管理由需要绝对服从原有制度转为容许员工犯错误、增强创造力与干劲;经理从监督转为教练,管理层也由决策者变成支持者。在管理过程中更尊重员工,即使员工离职,管理层也尽量与离职员工维持良好关系,甚至仍可成为合作伙伴。
5、人才竞争与调配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内每个职位的延任年资缩短,员工的专长生命周期也将缩短,形成企业内某些人才过剩的现象。如何建立终身学习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已成为人为资源管理新的重要课题。
为更好的说明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我特意选取了自己工作的公司――中油洁能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作出自己的分析,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瓶颈的办法。
二、中油洁能集团简介
(一)基本情况介绍
1、研究目的
自从十六大明确对国有资产体制进行改革以来,在国资部门的监管下,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为了为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走出国门寻求海外上市的途径使企业得到新的发展——利用国际金融知识,使国有资产通过海外金融市场实现新的发展,本身是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的。
本人所在的中油洁能集团系有着国资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主要控股股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国有企业为基础结合外资企业管理方式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中油洁能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是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问题的探究,也是寻找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引入外资企业优秀的管理方式,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的方式的尝试性探讨。
2、中油洁能集团企业历史沿革
中油洁能集团是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新技术推广中心改制组建的汽车燃气专业技术及产业公司,主要业务涉及车用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2004年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国航空工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支持下,在海外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中油洁能组建以来,因企业管理体制不科学,内控机制不健全,不适应海外企业管理规则,加之结构调整工作没有跟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严重缺失。至2005年底,企业亏损额高达人民币1.3亿元,使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公司形象每况愈下,队伍稳定与安全生产形势十分被动。
为了摆脱企业生存危机,中油洁能集团首先进行了体制及机构改革,树立“目标管理”思想,开源节流,经过近4年的努力,目前其在全中国拥有百余座营业站点,年营业额7亿元人民币,利润人民币5000万元,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3、企业现状
(1)、企业组织现状
中油洁能集团在全中国各地区共有分公司20个,公司管理总部设在北京。以企业运营为标准,以职能划分了8个部门。由集团总公司统一采购(采购部)、统一预算(投资管理部)、统一资金管理(财务部),子公司管理部行使对下级公司经营部门的管理权,人力资源部管理除各分公司总经理以外的集团所有人事资源,下级公司总经理由管理总部高管层直接指派和管理。
图1:中油洁能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
(2)、企业员工现状
集团公司共有员工982名,其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9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名,中级技术人员67名。高级工人技师43名,操作工人648名。
(3)、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公司经过四年的努力,实现了扭亏解困根本性转变,但是,公司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
一是市场压力。因中国国内90%天然气开采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这三家企业垄断。公司主要业务面临天然气市场上、下游资源的双重压力。从上游获取不到充足的天然气资源,打不开下游市场;同时,部分地区又因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天然气资源过剩,使得下游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受到抑制,部分地区的分公司站点属于亏损状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