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占优势的社会模式是男人占主导地位,女人抚育后代。这项指标指数越高,男性文化越强,即社会崇尚力量、自我表现、竞争和雄心壮志。指数越低,则女性文化越强,即社会文化表现出注重感情和富于同情新的文化特色。
在他最终列出的调查表当中(见表2-1)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新加坡在表上的位置非常相似,与西方文化在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两项的名次上差距很大。可见,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上差异的集中表现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力差距这两个方面。
二、 宗教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学家认为,宗教规范是神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它采取了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形式,具有极强的自约性,在社会中发挥着调整人们行为的作用。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跨文化问题的产生,其根源可能就是由不同民族信奉不同的宗教导致的。当然,这种跨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是每一个人确实在信奉着某一种宗教,而是某种宗教对社会群体产生过或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造成的。本世纪80年代初,对欧洲的英、法、荷、比、德、意、西、丹等9国的抽样问卷表明,在每100个被调查者中间,63人说自己是宗教徒,24人说自己不是宗教徒,5个人声称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
在跨文化问题产生者中的另一方,如果是众多的基督教文化背景的管理者,他们从小就对《圣经》中讲述的这样一个道理坚信不疑:他们是有良知的,只是他们因为带有“原罪”而被赶出了“伊甸园”,所以他们只能在今后承担起个人的责任和任务,勤奋努力地去工作,以洗刷身上的罪孽,借此赞美上帝祈求上帝的宽恕。“上帝只能帮助能够帮助自己的人”,这就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信条。正是这个原因,一些西方管理者在比较了本国工人的工作干劲后,总认为中方雇员工作好磨洋工,工作节奏缓慢,没有责任心。而且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在安排工作时,中方员工最先考虑的是得到一个重复性劳动岗位,还要求工作程序固定不变,以减轻自己的责任和创造性负担。
三、 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在进行日常沟通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因思维习惯的差异而导致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根据日常人们对实际情况的描述,笔者在表2-3中列出了一些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表2-3 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中国人 英国人
偏好形象思维 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偏好综合思维 偏好分析思维
注重“统一” 注重“对立”
完美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
认命思维 与命运挑战思想
怕变动 怕限制
中庸之道 “最佳”原则
无时间束缚 时间是金钱
团队意识 自我意识
由于思维习惯上的差异,特别是东西方之间,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讲话时具有不同的特点,见表2-4,表2-5。
表3-4 中西方讲话方式
中国 西方
说话慢而温和 大声、很清楚地讲话
语调单一,很少强调某处 强调某些字
说话保持距离,没有表情,但对所讲的内容略带幽默 以提高声音强调,说的响些或放慢语气
较少用言语强调,而以停顿表达 说话时停顿少
表2-5中西方信息沟通方式
主要点反映在其他话题中 直接提到主要点
以一种微妙的方式,通过暗示,提及要求和所关心的事 坦率地讨论要求、所考虑的问题等
赞扬群体,也显示对某人亲近 保养个人,即使在公开场合
说促进和谐的话,说人们想听的话 准确的说出所想的事情
未说出的话也很重要 所说的话很重要
别说“不”,换个话题或给出很含混的答案 说“不”
可以说,文化冲突的许多原因都来自于思维和语言模式的根本差别。以上这些比较结果说明了在国际企业中为什么中方员工喜欢图形工作说明书.喜欢在回答上级问题时,报之以微笑而不作答,情愿面对上司布置工作时默不作声也不直截了当的表白心中的疑惑,以及中外高级管理者共同开会时会议过程的差异性。
第三章国际企业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之对策
一、 承认企业在文化的差异性,做到彼此尊重和了解
通常,文化对工作在国际企业中的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背景。尽管文化作为一种背景让人们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未充分得到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跨文化管理更加普遍。如果企业在日常管理中碰到问题,仅仅从技术、管理的普遍规律上去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恐怕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同本文前面的分析,问题出在文化差异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问题分析(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