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445
我国实行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摘要】通过对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社会养老问题的分析,阐述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所在。最后建议针对农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与国家农业政策相适应的前提下,建立适合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也称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参见《养老保险政策问答》,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我国自1984年开始在广东、辽宁等少数市县开始进行国有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至1986年国务院77号文件颁布后,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正式启动。 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在21世纪初就将跨入老年化国家的行列。据有关方面预测,21世纪的20-30年代,我国将迎来老龄人口的高峰,养老问题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农村老年人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左右,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