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知识型员工是人类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及生产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们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进步,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素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固有特质,使他们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破坏和阻力,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从创新管理理念、健全制度机制、改善微观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新的管理策略体系,更好地激发他们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避免其不利特质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总而言之,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应统筹知识型员工与一切生产要素和管理要素的关系,正视其本身特质的优劣性,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扬长避短,才能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约翰M•伊万切维奇(JohnM.Iwanceich):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张瑞彤等:知识管理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杰夫•史密斯(Geoff Smith):管理知识员工并不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5.彼得德鲁屯: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韩大勇: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张望军,彭剑锋: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国人才,2001,(8)。
8.屠海群:知识员工激励机制变革之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2,(2)。
9.曾晖,韩经纶:提高员工敬业度[J].企业管理,2005(5):99—101。
10.朱晓妹,王重呜: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22)。
11.熊云生,王家合:知识员工的激励机制构建,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12.叶梅:知识员工管理研究,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O6期:89-90。
13.刘燕: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J],上海企业,2007(2):64-67。
14.许明:知识员工的诉求[J],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2007(6):15-1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