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当前我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学校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一. 知识经济时代与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
知识经济是指知识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社会现象。首先表现在知识在对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高度渗透;次则表现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很多无形产品的生产已经从传统的有形产品的生产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长河眺望未来的时候,我们清晰地看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句话概括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同时,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态正在形成。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知识、能力、信息、智力与人才无可争辩地成为社会发展中最关键因素,最主要的资本和资源。人的主体、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人的作用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顺应人们日益觉醒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政治的民主化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学校人力资源
1、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高新科技含量高,支柱产业以高新科技为主。
(2)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动力是创新,因而面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化。
(4)生产主体是人,是高素质的人才,它把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人力资源的核心是知识,而知识具有共享性、无消耗性以及多功能性,知识的这些特点使得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
2、学校人力资源
由于人力资源的概念形成较晚,至今尚无统一的界定。从广义上讲,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狭义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三种:(1)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有劳动力的人的总和。(2)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3)人力资源是指一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文化财富,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
由此,所谓学校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学校系统内外具有教育、教学、生产、科研、财务、行政和经营管理能力并取得国家认定与核发相应资格证的教师、职工和管理人员的总称。
3、知识经济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1)教师的流动性强
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不再是稀缺的经济要素,知识取代了它的位置。知识型教师的知识随身携带使得教师的流动更容易,而且,一些优秀的教师往往追求个人的成就,追求自身对知识的追求。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对人才竞争的加剧,将增强教师的流动意愿,长期保持雇用关系的可能性降低。
(2)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下降
教师拥有的知识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流动意愿使其对学校的忠诚度下降。教师不是终身固定在一个学校并依附于它,而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通过人才交流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校,也有些教师可以通过开办学校,开创自己的事业以满足较高的需求。
(3)教师主体意识增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与对策(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