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5813,页数:05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自6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几十年了,而至今仍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还停留于“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其遇到的主要障碍为相关基础理论供给的严重不足及人力资源的计量困难。本文就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会计理论,人力资源计量
一、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将主要由资本、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知识和人才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转化必然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对会计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人力资源会计发动于60年代的美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迄今仍未在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如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保险业和银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现状提醒我们,在强调其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同时,更需要了解和清楚,问题的症结何在?我们可以先看看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 与传统会计相比,人力资源会计的显著特征是:(1)确认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First Resource ),而且是可以用价值计量的资源;(2)人力资源投资是构成人力资源资产的主体,是长期创造价值的源泉,因此,凡是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不应作为当期费用"报销"而应该"资本化"从而形成人力资本;(3)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如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也应该拥有参与分配的权益。其实,现行传统会计中有不少内容本来应该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只是因为没有单独加以核算;而被淹没了。例如,用于招聘员工的招聘费,用于培训员工的培训费,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用于发放给员工的工资奖金以及支付的福利、保险费等。按照人力资源会计的原理,都应该计入人力资源投资,都应该资本化。
.......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参考文献: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