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获取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保持企业在市场中地位以达成企业目标的核心,人才战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以利于企业达成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新型人才战略观,能够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的持续优势来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亟需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成战略层面的两项整合,采取专业角度的三项对策,推进体系实施的三个阶段。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构筑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新型人才战略观
关于“人的管理”的两次转变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1、持续的人力资源优势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构筑持续的人力资源优势
(1)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
(2)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匹配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核心运营机制
二、中国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之研究
(一)目前企业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现状
(1)处在转型时期
(2)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差异明显
2、原因分析
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缺乏足够认识
业界缺少具有战略性思维能力的人才管理专家
人才战略与企业总体经营战略、企业文化脱节
执行不力
(二)突破现状: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三、完成战略层面的两项整合
(一)人才战略与经营战略的整合
1、人才战略服务于且应变于经营战略
2、人才战略与竞争战略的组合模型
(二)人才战略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1、人才战略的实施须充分借力于企业文化的作用
2、企业文化的塑造应融合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1)以企业价值观念为筛子在招聘阶段选苗子
(2)把企业价值观念贯穿于培训和绩效管理中
四、采取专业角度的三项对策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理念与制度的匹配
1、理念引导制度
2、制度折射理念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人才管理制度的创新
1、人力资源规划:制度创新的起点
2、两个导向:制度创新的指南针
(1)经营战略导向
(2)知识资本导向
3、激励理论:制度创新的基础
(1)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两种激励理论的运用
① 雇员激励全面化
② 雇员激励长期化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人才管理技术的开发
1、评价中心
2、BSC,战略性的绩效管理工具
3、活力曲线,一条战略激励曲线
五、推进体系实施的三个阶段
(一)以专业技术为基础的制度建设
1、专业的技术
2、专业的执行
(二)以胜任力素质模型为基础的能力建设
1、胜任力模型
2、建立胜任力模型库,达到人职匹配
(三)以职涯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1、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企业获取变革能力的根本途径
2、职涯发展是个人学习的拉动力
关于企业人才战略研究
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筑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摘要】: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获取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保持企业在市场中地位以达成企业目标的核心。人才战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以利于企业达成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新型人才战略观,能够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的持续优势来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亟需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成战略层面的两项整合,采取专业角度的三项对策,推进体系实施的三个阶段。
┅┅
【关键词】:企业人才战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竞争优势、整合、对策、阶段┅┅
【正文】: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不再是以自然资源和财力资源为基础的产品,而是知识;而人才是知识的驾御者,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开发、激励、留住人才,也就是说如何通过确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来构筑和保持企业持续的人才优势,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最重要部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筑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